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进一步加强公司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加强党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队伍建设, 10月21日至25日,中材矿山建设有限公司党委组织总部骨干党员;所属企业党委书记、副书记、党群部门负责人、工作成绩突出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共计38人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进行党建培训。培训班由公司董事长段志春带队,以 “不忘初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毛泽东同志在此带领中国共产党,在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中,井冈山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革命道路,培育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井冈山精神,这里不仅是革命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谱写者。公司希望通过专题教学与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向培训学员重现井冈山斗争那段艰苦绝伦的革命岁月,进一步激发学员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合格党员的责任使命。
坚持实事求是,争当合格党员——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缅怀革命先烈,坚定执着追理想——访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前,培训学员列队肃立,静静聆听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建立到发展壮大这一段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革命历史。瞻仰大厅内,习近平题字“死难烈士万岁”豪情悲壮,段志春董事长代表中材矿山为烈士献上花圈,全体学员默哀一分钟,表示对革命先驱最深切的崇敬和悼念。
艰苦奋斗身先士卒——朱毛红军挑梁小道教学
红军挑粮小道是井冈山近年来新开发的的一条徒步体验式线路。这条山路原是1928年红军从宁冈县、茅坪乡、大陇镇一带挑粮上山路线的一小段,小道全长3100多米,山上海拔1300多米,垂直高差约400米,甚是陡峭。当年42岁的朱德和35岁的毛泽东在公务繁忙的情况下,毅然拿起扁担,带领红军指战员肩挑背驮地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解决了红军给养问题,支撑了割据井冈山工农武装的革命斗争。学员们着红军装行走在挑粮小道上,董事长段志春带头挑担,小道崎岖、陡峭、狭窄、弯曲,学员们在艰难的前行中,仿佛依旧可以感受到革命先烈脚板的余温,感受着当年红军的革命热情。
传承红色精神——访黄洋界哨口、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烈士墓
黄洋界保卫战以两个连击退了敌军四个团的兵力,堪称中国革命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它为红四军主力回师井冈山、打破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创造了重要条件。学员们站在黄洋界保卫战的纪念碑下聆听这段传奇,深切感受到发动群众、军民一心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小井红军医院和小井红军烈士墓承载了更多的悲壮,这里是一百三十余名重伤病员和医护人员的殉难之地,无一幸免。学员在听完讲解员略带激愤的解说后,久久沉默不语,陷入沉思。在烈士墓前,学员向革命先烈深深三鞠躬,并绕碑一周,表达了全体学员对烈士们最深切的哀悼,也象征着对共产党人坚定信仰、不惧牺牲精神的传承。我们有信心在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土地上,播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种子,用坚定的信仰,培育它生根、发芽、壮大,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
坚持学习勇探索——茨坪毛泽东故居、大井毛泽东故居
茨坪毛泽东故居是毛泽东上井冈山后的第一个定居之所,古朴的黄墙黑瓦,粗糙的书桌家具,这里就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诞生的地方。学员们走过一间间小小的隔间,细细观摩历史遗迹,汲取力量,砥砺前行。大井毛泽东故居屋前的读书石是毛泽东经常读书看报的场所,虽然当时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革命信仰从未被扑灭。学员带着敬畏的心情,抚摸已经被摸得光亮的石头,感觉到了身上承载的沉甸甸的责任。
井冈山培训在紧凑的安排中顺利结束,在培训中,全体学员通过“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专题党课、“革命后代讲家风”互动教学、“学编红军鞋”体验式教学、八角楼现场教学等等一系列方式重温井冈山斗争的历史,深刻领会了井冈山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对党员们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牢记井冈山斗争历史,传承井冈山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中材矿山全体党员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